亲子鉴定 亲子鉴定就是利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对子代和亲代的遗传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
亲子鉴定的原理 人类遗传物质DNA存在于细胞核中。人类大多数体细胞(红细胞除外)均含有一个完整的核,它们都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载有遗传信息的DNA分子都是大分子,这些大分子组装成染色体。人类有46条染色体,它们之间互相配对,组成23对染色体。配对的2条染色体,被称为同源染色体。在精子和卵子形成时,每个生殖细胞随机地接受配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即23条染色体(单倍体)。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为受精卵时,细胞又拥有了23对染色体,成为2倍体细胞。每个孩子都会继承父亲一半的遗传物质和母亲一半的遗传物质。所以,在没有基因突变和分型错误的前提下,孩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必定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孩子不可能带有父母均没有的等位基因。
1什么情况下需要做亲子鉴定 (1)丈夫怀疑孩子非自己所生。 (2)怀疑医院、产房调错婴儿。 (3)非婚生育,男方怀疑孩子非自己亲生,或女方想确认孩子的生父是谁。 (4)认定强奸案件中胎儿或婴儿的生父。 (5)在认亲、移民、办理户口、继承财产时需要确认血缘关系。 (6)涉及计划生育超生子女的确认或领养,知青返城超生子女或非婚子女的确认。 (7)确认被拐卖儿童或失散家庭成员。 (8)交通事故、刑事案件或无名尸案件中的尸源认定。 (9)犯罪现场留下犯罪嫌疑人的生物性检材,但犯罪嫌疑人在逃,通过与其父母做亲子鉴定以确定犯罪嫌疑人。
2原始的亲子鉴定方法 1.外貌对比 由于遗传的原因,父子、母子、兄弟姐妹之间的长相、肤色等一般都会有某些相似的地方,通过外貌长相的对比来确定亲子关系恐怕是最原始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只是一种猜测判断,作为一种参考。 2.滴骨验亲 滴骨验亲法就是将生者的血液滴在死人的骨骸上,若血液能渗透入骨则断定生者与死者有血源关系,否则就没有。三国时期的吴国人谢承所撰的《会稽先贤传》就记载有以弟血滴兄骨骸之上认领长兄尸骨的事例;(《南史·豫章王综传》也记载有以子之血滴于父骨之上验亲的事例;至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将滴骨验亲法收入《洗冤集录》中。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种方法并不科学,但开创了用血型鉴别血源关系的先河。 3.滴血验亲 滴血验亲法又称合血验亲法,就是将小孩子血与大人的血液放在一起,如果能融在一起,就是父母亲生关系,否则就不是亲生关系。这种认亲方法曾在中国宋代的法医著作里记载过。这种方法没有科学依据,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非亲子关系的血倒有可能融合。
3现代的亲子鉴定方法 1.血型测试 血型测试进行亲子鉴定就是通过对血型的检验比对来确定亲子关系。用于血型检验来鉴别亲子关系的血型系统主要有:ABO血型系统、MN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Ss血型系统和白细胞血型等。检验的血型系统越多,其准确性就越高,如果血型检验的结果表示无遗传关系,可作出否定亲子关系的结论,但检验结果存在遗传关系也不能完全确定是亲子关系。 2.染色体多态性鉴定 20世纪80年代,医学家们又开创了使用染色体多态性鉴定亲子关系的技术,染色体多态性又称异态性(heteromorphism),是指正常人群中常见的各种染色体形态的微小变异(如:随体增大、重复或缺如,着丝粒区的荧光强度变异等),这种多态是可以遗传的。这项技术就是利用其形态来鉴定亲子关系,这要靠技术人员的主观判断,其准确率也不尽如人意。 3.DNA鉴定 鉴定亲子关系目前用得最多的是DNA分型鉴定。人的血液、毛发、唾液、口腔细胞等都可以用于亲子鉴定,十分方便。一个人有23对染色体,同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一般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只要对十几至几十个DNA基因座作检测,如果全部符合遗传关系,就可以确定亲子关系,如果有3个以上的基因座不符合遗传关系,则可排除亲子关系,有一两个基因座不同,则应考虑基因突变的可能,加做一些基因座的检测进行辨别。DNA亲子鉴定,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100%,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99%。
4亲权指数 (PI) 计算 亲权指数是指亲权关系鉴定中判断遗传证据强度的指标。即,假设父提供生父基因成为孩子生父的可能性和随机男人提供生父基因成为孩子生父的可能性的比值叫作亲权指数(paternity index,简称PI)。 三联体亲子鉴定:被检测男子、孩子生母与孩子的亲子鉴定。 二联体亲子鉴定:被检测男子(或女子)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鉴定。 祖孙亲缘关系鉴定:是通过对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根据遗传规律分析,对有争议的祖父母及孙子女血缘关系的鉴定。
5DNA亲子鉴定测试的常见问题 1.DNA亲子鉴定有多准确? 双亲(三联体)鉴定所确认的亲缘关系至少在99.99%及以上,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人确实有亲缘关系,那么准确率至少在99.99%或则更高。单亲(二联体)鉴定,由于缺少另一方的遗传基因作为比对,其准确性相对较低。 2.孩子要到某一年龄才可接受DNA亲子鉴定测试吗? DNA亲子鉴定测试是无年龄限制。传统的血型测试要小孩至少6个月,还要大量的血液样本, 通常是要两大茶匙以上,这种方法应用于小孩身上较困难。由于DNA是形成于结合期, 测试甚至可以在小孩末出世之前, 使用胎盘素或抽羊水方法来进行。当一个人已辞世或失踪,还可以根据其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上重新编排他或她的DNA分型。 3.亲子鉴定可以在没有母亲参与情况下进行吗? 可以。在母亲参与或不参与的情况下, 而孩子和被测试男子的DNA基因排列不吻合, 那么被测试者便100%排除为亲生父亲. 如果基因排列吻合, 那么可计算出被测试者是孩子生父的似然率。 4.如何采集亲子鉴定所需的样本? 可以自行在家中采集血痕、口腔棉签、毛发(带毛囊)等样本作为检材。血痕是指擦拭在纱布(大小药店均有出售)上的三到四个如黄豆大小的血印;也可以用消毒棉签(药店有售)在口腔内部肌肉壁、牙床、舌下等部位擦拭,每人需三根棉签;毛发是指拔下的带毛囊的毛发,应在其根部可清晰可见一个白色胶囊状的组织,每人需三至四根。 5.口腔(腮)擦拭准确吗? 由于DNA存在于身体内每个细胞之中,使用擦拭方法收集的样本而得出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血液样本一样。 6.亲子鉴定可以在小孩出生前做吗? 可以。用DNA鉴定, 亲子测试可以在小孩未出世前进行, DNA测试可通过抽取羊水方法在怀孕14到24星期内进行。 7.怎样分析亲子鉴定结果? 我们把被鉴定的对父权有疑问的男子称为假设父亲。通过检验遗传标记,如果发现假设父亲起码有2个以上基因座与孩子的不同时,则可排除他是孩子的生父。为了避免潜在性的突变因素,排除父权至少要根据两个以上遗传标记不符。在确认孩子的某些基因必定来自生父,而假设父亲也带有这些基因时,就不能排除他是孩子的生父。这时需要通过统计学原理,计算出其是孩子生父的可能性有多大。 一般情况下,在实践中认定假设父亲的父权要满足以下两项指标: (1)实验检测遗传标记的累计非父排除率,等于或大于99.99%。 (2)假定父亲的累计父权指数等于或大于10000,即在前概率相同的情况下,假设父亲的相对父权机会等于或大于99.99%。
6亲子鉴定司法鉴定和个人鉴定有区别 根据鉴定目的的不同,亲子鉴定可以分为司法鉴定和个人鉴定。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是我国主要的法律鉴定制度。 个人鉴定:是鉴定机构对个人的遗传基因所做的生物学鉴定,在取样环节,不需要公检法出具委托书,也不完全需要申请人提供身份证等证件,仅做为鉴定人亲权鉴定的一个凭证,并可作为证据之一,但鉴定流程、鉴定结果准确性是和司法鉴定一致的。目前亲子鉴定80%以上都没有启动司法鉴定,都属于个人鉴定。 |